近日,一则视频新闻传遍了网络。视频中一名女教师在批评一名男学生,那男学生不服气,向女教师顶嘴了几句。可能是顶嘴的话语有些过分,女教师竟然一个巴掌扇了那名男学生。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令人震惊,男学生立即回扇了女教师一个巴掌!
这则视频在网上掀起了诸多思考。按理说,教师是启迪学生心灵和知识的窗户,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如父母。但近年来,时不时地爆出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殴打老师的负面新闻。这不得不令人深思。虽然这些极端的新闻也仅仅是极个别的例子,但从总体氛围来说,师生关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
究其原因,首先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如今社会崇尚名利,部分学校和教师以以单纯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偏力于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应试教育而教学,仿佛好成绩就代表一切,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尊师重道这些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在学生身上早已缺失殆尽。
同时部分教师不会关心学生的心态,不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体会、理解他们的情绪和诉求,一味地以成人世界的眼光看待学生们的种种举动。这样就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孩子们大都从是独身子女,从小被父母的溺爱所宠坏。有些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养成了自私自利,甚至残忍的性格,仿佛世间一切都要顺着他的心意,稍有不顺,便大发脾气,受不得半点委屈。同时这也是校园暴力催发的因素之一。
如此这般,不懂得学生心理的教师,遇到娇生惯养的学生,二者之间肯定无法融洽地沟通,也肯定会发生各种矛盾了。要解决个问题,让师生融洽,根子还是在学校和教师这边,应该还是得从教育抓起。这个教育,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教育,而是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的品德教育。这种教育,亦是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甚至整个教育界改变一味重学习成绩的功利教育之后,才可实施的。同时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相互包容,才能做到相互理解。
另外,对于学生的家长们来说,不可过分溺爱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是需要时刻教导孩子尊老爱幼,教育他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对孩子的品行影响甚大,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只有教育界,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努力,才能纠正当今不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是只有共同的努力,才能给学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格,一个优良的品行。有了完整人格和优良品行的学生,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才能发挥出学习的热情,踏上一条光明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