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随笔

2018年的最后一天


2018年的最后一天,寒冷骤然而至。昨夜的雪,无声地下了一晚上。今晨向窗外望去,树木山川,车顶屋檐,皆是一片银装素裹。虽然昨夜的雪不是很大,至少路面上并无积雪,但气温毕竟骤降,整个世界仿佛被装进了冰箱里。幸好没有往年那般北风的肆虐,不然真是要寒到彻底了。

2018年的最后一天,就将在这寒冷中飘然而过了。既然是公历年的最后一天,那么回忆这一年的经历,应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回想起来,整个2018年,我似乎也未做过什么特别的事。经历过的,无论愉快和不愉快的,都将过去;还未曾到来的,只能是憧憬和祈愿。

整个2018年,体会最深的,竟还是一个字:病。是的,阿嫩生病,就医,住院,一系列的这类事件,构成了家庭中2018的主旋律。记得自从大年三十开始,阿嫩就不幸发烧了。然后就是一路病过来,不止是阿嫩,家里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生病,看医生。就比如爸爸,感冒咳嗽了两个多星期,挂针就挂了一个多星期。那段时间,是我每天送他去医院挂针,每天向单位请假。后来

看来,健康确实是最重要的。一年365天,如果天天无病不用去医院,那即是平安。

2018年的最后一天就将过去了。每年的最后一天,都会在此写这样一篇关于年末的日志。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写,只是觉得,即便不是为了回忆往昔,亦是要记住岁月的蹉跎,时光的流逝,人生的旅程吧。

旅途中应有良好的修养品味


人们常说外出旅游途中,需要遵守文明规范。长期以来无论是网上还是报纸上,总会出现一些国人在旅途中的各种 不文明现象。

其实对于旅途中应该遵守的文明规范,大多数国人已经牢记在心了。比如不可随地大小便,不可在景点古迹的建筑物,或树木上乱涂乱刻,不可随意采摘花草,排队遵守秩序等等,违反这些文明行为的现象,在近几年已经有很大的改善。

但有一个现象,或许之前未曾意识到,如今却同样被普遍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某些国人在旅游途中的修养品味问题。说到这个,可以举两个例子。

在旅途中,每个团队都围成一桌就餐吃饭,很多外国团队在吃饭过程中井然有序,或者鸦雀无声,或者轻声,优雅地谈论一些话题。而某些国人旅游团,围在一桌吃饭,高声吵嚷地相互说话,甚至酒兴大发之余,叫喊着猜拳,劝酒。整个就餐大厅,响亮地弥漫着他们的吼叫声,猜拳的口令声,劝酒声。整个一幅粗俗的氛围。与一些外国游客优雅就餐的场景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惹得整个餐厅就餐的游客都对他们“刮目相看”……

另一个例子是,在外出旅游中,经常会有观看当地民俗表演的项目。某次在一个歌舞表演的场所里,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观看着这些民俗表演,而一些中国游客或许是对这些表演不感兴趣,或看不懂吧,就自顾自地围成一桌,打起牌来。打牌也就罢了,却还边打边发出很大的声响,口中报着出牌的术语,还越来越带劲,仿佛这是个棋牌室,或是个赌场,根本无视其他观众正在看表演。最后,一些外国游客实再忍不住了,纷纷指责这些打牌的国人。

以上现象,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某些国人的修养和品味问题。旅游是件高兴的事,在途中嬉笑打闹也是正常的。但还是需要分清场合。此外在平时,我们也需要多接触和了解一些文化艺术,培养自身对文化艺术的兴趣,提高修养,远离一些粗鄙的爱好。这样,在旅途中,才能更好地欣赏高端艺术,才能不至于在音乐厅或其他艺术表演场合中,与别人的品味格格不入。

道德文明的提升,需要严惩越过道德底线的人


近日,有一则新闻在网上传播得很火,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愤怒。一位女子不慎丢失了手机,被另一位大妈捡到了。大妈张口要2000元,才肯将手机还给该女子。由于双方谈妥不了这个价格,大妈竟然当场将手机摔碎。这件事传到网上后,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大家一致谴责这名大妈的恶劣行径。

对于这个事件,网上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公安部门也已经结案,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我还是想发布一下自己的感想。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虽然在这个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捡到他人的财物,适当地索取一些报酬,也并非不可。但一味地索要与捡到物品价值不相符合的高额报酬,甚至在失主不同意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将物品损毁作为泄愤之举,无疑不仅仅是不道德这么简单了,甚至已经违反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在本事件中,大妈怒摔手机,本已违法,只因后来经协调,双方各退一步,失主未再继续追究,这才使这名大妈逃过了法律的制裁。但这名大妈还是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在这个“老人扶不起,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了”的社会现象横行的时代,大妈摔手机事件无疑更印证了这一现象。

我认为,要解决这类现象,除了大力宣传社会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道德文明观之外,更要对公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发生这类事件后,对恶行应当有零容忍的处理态度。本次事件中虽然双方最终和解了,但这未必是最佳的结果。在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之外,还应当有一个法律的威严,让大家都知道过度“拾金昧财”,甚至故意破坏他人财物需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使前人受到惩戒,后人得到教训,让那些和这名大妈有相同思想观念的人,将来遇到这种事,不敢肆无忌惮。

道德文明的提升靠的是教育,而惩罚越过道德底线的人,让大家都看到惩罚的结果,正是这种教育的形式之一。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更加自觉地遵守道德文明。如今,摔手机的大妈未得到应有的惩罚,在社会上,不知有多少人有着和这名大妈一样的贪财思想,也不知将来会不会再次出现这类破坏社会风气,严重损害公共道德的事件。

只能说,宣扬道德文明,使人人都拥有优良的道德思想,这条漫漫长路还任重道远。

夕影


晴空夜将临,远山艳妆新。匆匆摄此照,细细赏美景。夕阳易捕获,岁月难留影。韶华白驹里,暮云飞渡间!

对“女德班”的感想


近来,社会上频频出现这样的新闻,某地开设了女德班,教授妇女顺从丈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得逆来顺受,就差没有到古人的三从四德地步了。这样的现象出现真是令人吃惊。仿佛社会一下子回到了满清或者之前的封建王朝。国家提倡了几十年的男女平等观念,突然就像是付之东流般。

女德班的出现,并存的是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幌子。说起传统文化,我就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也希望恢复古人社会清明,长幼有序,民风淳朴的社会。但是,如此这般宣扬女子是地,男子是天,女子就得服从男子,接受打骂,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穿开放一点的服饰,不能有强硬的性格,甚至据说,点外卖都是不守妇道的象征。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在让人捉急,这哪是恢复传统文化礼仪呢,简直是恢复奴隶制社会,甚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嘛。感觉就好比某些宗教极端主义让妇女穿黑袍,不准和别的男人接触那样,到了这种地步了。

妇女天性是该温柔贤良,这我也同意。但仅是天性如此,并不可参杂其它过分的荒唐的“礼仪”。过分地极端地强调顺畅男性,这本身就是个极端主义的思维。而且,以国学为名,如此宣传,会然人误以为国学就是这么个糟粕,让那些不了解国学的人们,对国学产生误解,反而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宣扬,这是在帮传统文化的倒忙,抹黑传统文化啊!

那些宣扬女子无条件顺从男子的“讲师”,不知是宣扬的哪门子国学和传统文化,他们只知道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却一定不知道“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自先秦以来,以至满清。是在不断发展的,并无定数。明朝后期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如果不是清朝入主中原,误国百年,相信一定会出现开放民主的传统文化,对妇女的束缚也不会在满清时代那样牢固了。明末已经出现具有一定民主思想的黄宗羲的《原君》,这就是一个例子。那么,为什么某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师们,会以女德为宣传点切入呢,或者说他们为什么不去宣传屈原,岳飞之忠,包龙图之正,史可法独守扬州之烈呢,又为什么不去宣扬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呢?难道这些就不算传统文化了吗?我想这还是讲师们的私欲所致,他们在以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以自己为代表的阶层的利益出发,宣扬有利于他们的所谓的传统文化。

因为宣传屈原,包龙图等人物的思想,就意味着宣扬不听领导错误指示,是非分明一意孤行的“忠”臣,而这种刚直的“忠”,对他们来说没啥好处;而宣扬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我想他们大概不大了解那段历史,即使了解,也不会去宣扬,因为宣扬就意味着打破了明末之前古板迂腐的传统思想,而那种古板迂腐的传统思想,对那些讲师来说,才是真正需要的思想,才是在他们眼里“真正”的传统文化。

于是,宣传女德的好处也就不言而喻了,有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可以轻易地控制女性,哪怕是强势的女性,如果接受了这类女德的洗脑,那么男性就不必在乎自己任何不道德的举动,会对对方女性造成什么伤害了,反正女人都逆来顺受了,而且还能过一把奴隶主的瘾,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总之一句话,他们不是在真正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在宣传自己的私人欲望,他们所谓的传统文化,是包裹在他们私欲内里外的一层伪装的外套。他们在抹黑中国传统文化,误导民众,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变成第二个让女人蒙面穿黑袍的宗教极端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有先进的思想,当然也有落后的糟粕,他们好讲不讲,尽挑糟粕的讲,给弄得乌烟瘴气,歪曲殆尽。

人类社会总是在进步的,历史潮流,滚滚而来,任何违背历史发展的思潮,终将被打入历史的冷宫。女德已经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而覆灭了,现在再提起,应该不会有很多妇女受骗上当被洗脑了。只是,社会上还是有这样那样的“大师”在宣传这这类思想,还是有部分女性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欣然接受这种思想。这是需要全社会值得警惕的。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任重道远,我们昨天继承的思想,就是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我们今天传播的思想,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是选择宣扬糟粕误人子弟之路,还是选择发扬光大真正的中华文明之路,是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重要的抉择。

我们要沿着明末思想家们的民主萌芽思想这条路走下去,沿着先秦至今一切先进的思想走下去,去除糟粕,改良传统。让今天继承了先贤思想的传统文化,变成未来后代向我们学习的传统文化。

小时光,慢旅行


11月5号星期天,参加了慈溪旅游公众号举办的“小时光,慢旅行”一日游活动。路线是徐福养生游。

顾名思义,去的地方和徐福有关。徐福者,秦朝奉秦始皇之命,东渡日本,求取长生不老仙药之人者也。他是第一位将中原文化带入日本,给日本的社会发展带去了很大贡献的人。是中日友好的象征之一。这次首先就游览了达蓬山的徐福公园。里面有徐福雕像,东渡壁画,展览馆等。是详尽反映徐福东渡的主题公园。

然后我们又逛了龙山方家河头,一个百年古村落。体会了乡村的质朴与特有的文化气息。话说这方家河头以前我也去过,里面有棵鸳鸯樟,两棵长在一起,很有意境,应该是村里的标志性景观了吧。

接着是走了伏龙山,游览了伏龙寺。走在山间小道上,正是秋叶黄,凉风拂的季节。感受着秋的魅力,穿梭于绿色与黄色植物交织的小径。体验山水,融入大自然的怀抱。给我们讲解伏龙寺的是一位和尚导游。他带我们参观了伏龙寺旁虞洽卿纪念墓园,浙东抗日游击队的纪念碑,和伏龙寺。使我们了解了历史,也体验了佛教文化。

最后一站是伏龙山上的滑翔基地。上去看时,正好有很多游客在教练的指导带领下体验空中滑翔。虽然天气是阴沉沉的,但看着天空中翱翔的滑翔伞运动员们,感觉人生之拼搏,奋进,亦是如此。

整个旅行用了几乎一天的时间,虽然路途近,但还是感受到了慈溪本地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有些景点还是我们平时所不了解的。这次活动每人发了一把伞,一个2000多毫安的充电宝,和一个环保袋。真是不错的礼品。只是充电宝没有我手机配套的TYPE-C接口,可惜了。

整体来说,参加这次活动,受益匪浅。路途中也拍了好多照片,只是摄影水平不够,美景拍出来放在电脑上回看,没有满意的效果,看来今后还是需要多多学习摄影知识啊。矮中取长,挑了五张照片,传上来,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