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随笔 / 日志 · 2017年12月31日

对“女德班”的感想

近来,社会上频频出现这样的新闻,某地开设了女德班,教授妇女顺从丈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得逆来顺受,就差没有到古人的三从四德地步了。这样的现象出现真是令人吃惊。仿佛社会一下子回到了满清或者之前的封建王朝。国家提倡了几十年的男女平等观念,突然就像是付之东流般。

女德班的出现,并存的是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幌子。说起传统文化,我就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也希望恢复古人社会清明,长幼有序,民风淳朴的社会。但是,如此这般宣扬女子是地,男子是天,女子就得服从男子,接受打骂,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穿开放一点的服饰,不能有强硬的性格,甚至据说,点外卖都是不守妇道的象征。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在让人捉急,这哪是恢复传统文化礼仪呢,简直是恢复奴隶制社会,甚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嘛。感觉就好比某些宗教极端主义让妇女穿黑袍,不准和别的男人接触那样,到了这种地步了。

妇女天性是该温柔贤良,这我也同意。但仅是天性如此,并不可参杂其它过分的荒唐的“礼仪”。过分地极端地强调顺畅男性,这本身就是个极端主义的思维。而且,以国学为名,如此宣传,会然人误以为国学就是这么个糟粕,让那些不了解国学的人们,对国学产生误解,反而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宣扬,这是在帮传统文化的倒忙,抹黑传统文化啊!

那些宣扬女子无条件顺从男子的“讲师”,不知是宣扬的哪门子国学和传统文化,他们只知道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却一定不知道“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自先秦以来,以至满清。是在不断发展的,并无定数。明朝后期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如果不是清朝入主中原,误国百年,相信一定会出现开放民主的传统文化,对妇女的束缚也不会在满清时代那样牢固了。明末已经出现具有一定民主思想的黄宗羲的《原君》,这就是一个例子。那么,为什么某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师们,会以女德为宣传点切入呢,或者说他们为什么不去宣传屈原,岳飞之忠,包龙图之正,史可法独守扬州之烈呢,又为什么不去宣扬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呢?难道这些就不算传统文化了吗?我想这还是讲师们的私欲所致,他们在以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以自己为代表的阶层的利益出发,宣扬有利于他们的所谓的传统文化。

因为宣传屈原,包龙图等人物的思想,就意味着宣扬不听领导错误指示,是非分明一意孤行的“忠”臣,而这种刚直的“忠”,对他们来说没啥好处;而宣扬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我想他们大概不大了解那段历史,即使了解,也不会去宣扬,因为宣扬就意味着打破了明末之前古板迂腐的传统思想,而那种古板迂腐的传统思想,对那些讲师来说,才是真正需要的思想,才是在他们眼里“真正”的传统文化。

于是,宣传女德的好处也就不言而喻了,有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可以轻易地控制女性,哪怕是强势的女性,如果接受了这类女德的洗脑,那么男性就不必在乎自己任何不道德的举动,会对对方女性造成什么伤害了,反正女人都逆来顺受了,而且还能过一把奴隶主的瘾,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总之一句话,他们不是在真正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在宣传自己的私人欲望,他们所谓的传统文化,是包裹在他们私欲内里外的一层伪装的外套。他们在抹黑中国传统文化,误导民众,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变成第二个让女人蒙面穿黑袍的宗教极端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有先进的思想,当然也有落后的糟粕,他们好讲不讲,尽挑糟粕的讲,给弄得乌烟瘴气,歪曲殆尽。

人类社会总是在进步的,历史潮流,滚滚而来,任何违背历史发展的思潮,终将被打入历史的冷宫。女德已经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而覆灭了,现在再提起,应该不会有很多妇女受骗上当被洗脑了。只是,社会上还是有这样那样的“大师”在宣传这这类思想,还是有部分女性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欣然接受这种思想。这是需要全社会值得警惕的。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任重道远,我们昨天继承的思想,就是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我们今天传播的思想,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是选择宣扬糟粕误人子弟之路,还是选择发扬光大真正的中华文明之路,是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重要的抉择。

我们要沿着明末思想家们的民主萌芽思想这条路走下去,沿着先秦至今一切先进的思想走下去,去除糟粕,改良传统。让今天继承了先贤思想的传统文化,变成未来后代向我们学习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