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京回来已经两个多星期了。想想在北京旅游时看到的一些东西,颇具感受。
首先,北京这地方确实人多,或许是国庆节的关系吧,无论哪个旅游景区,故宫也好,长城也罢,还是颐和园,孔庙,都可谓是人山人海,一眼望去,尽是人头。人墙遮挡着景物,要拍个照都很难,拍来拍去,一片人民的海洋呵!
然后,最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是北京的文化气息,固然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也众多。但是,既然是名胜古迹,那就应该是体现诸多文化元素的啊,但为什么,唯独满清味特别浓厚呢?在天坛公园里的一家展厅,挂着满清从开国以来12个皇帝的头像;而在大街小巷,时不时会看见出售满清宫女戴的那种凤冠饰品。一些来旅游的游客,给自己的孩子买了宫女头饰戴在头上……总之,虽然满清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但满清文化的气息还像一个盘旋在京城各个角落的幽灵,不能散去。
如果说挂满清12帝王头像是因为介绍历史知识,那么充斥旅游景区兜售满清凤冠的现象,游客给孩子买这些凤冠的举动,又能说明什么呢?对于这些,实感悲哀,一个腐败奴才相的王朝,至死还有人崇拜。而汉唐雄风,明朝的气节,又该从哪儿去寻找呢?在天坛公园的展厅,展示着几年前祭天仪式的照片,扮演者皆是满清服装,穿着黄布衫马褂,还拖着辫子!汉服在哪里?汉人的文化在哪里?不是说满清真的不好,而是我们要追寻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魂魄,满清文化,无疑并非一个好的榜样。
再者,在北京旅游的这几天里,感触最深的还是旅游团队早餐,可以用一个字来评价:差!吃的是几乎水一样没有几粒米的稀粥,没有馅的面粉团馒头,和咸得不能再咸的萝卜干。外加一个鸡蛋。这是我吃过最差的早餐了,而且每天如此。不仅这样,服务人员的态度也不怎么好,有一天我们迟到了,别人都已经吃好,服务员就板着脸说“怎么不来得早一点”,还一个劲地收拾碗筷。好像他们是大爷,我们是被施舍的那样。这在以前别的餐厅根本是不可能有的。这种态度真该改改了。所谓顾客是上帝嘛。
旅游的这几天,几乎每餐午饭都得排队,都是很小的餐馆,外面排了老长一队队游客。然后一队吃完就得快点走出来,因为得让给下一队。中午天气有些炎热,饿着肚子排着长队真是不舒服啊。
最后就是北京的雾霾天气,我们去的那几天,恰好是雾霾最严重的几天。气象预报后来都发警告了。清晨出发,放眼望天空,灰蒙蒙一片,看不见蓝天白云,还以为是阴天呢,等到红色的太阳光从灰雾里艰难地挤出来时,才发现这是一个大晴天。空气中有一股子灰尘的气味,导游都戴了口罩。作为首都,环境变得如此不堪,真令人惋惜。
这些就是我们在北京五天旅游的一部分感受。照片是拍了好多,但这几天忙,没来及传上来,过一阵子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