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收到一条来自中国银行的短信,祝我三八妇女节快乐!郁闷了一阵,我明明是男性人士,啥时变成妇女啦 😳
myideal
情人节随感录
终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啦。今年的情人节有些特殊,因为和元宵节撞在一起了。情人节,西方舶来节日;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当流行和传统,浪漫和古典融合在一起时,你会选择哪一样呢?
在往年还没结婚的时候,情人节对于我来说,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因为没有另一半,无所谓过节。不过现在结了婚,和老婆手牵手在夜幕沉沉的街上,人群喧嚣的都市散散步,确实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事情。于是感慨,结婚的意义,就在于有了可以相互依靠的另一半。而只有有了另一半的情人节,才是真正的情人节。
话说今天的夜晚,不但热闹,车辆也非常的多。就在傍晚下班时,一路上就密密麻麻地像长龙般地排起各种车辆。从孙塘南路和南二环线交叉的十字路口开始,到枫华富地小区那段路,真是围得水泄不通。情景确实非常可观啊。原先以为是因为情人节加元宵节的关系,大家都出来溜达了。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的原因,据说是人保公司着火啦!大概是要救火,引起那段路车辆堵塞的连环反应吧。
不过无论怎样,情人节加元宵节,大家都出来玩了,这毕竟是个主要原因。就在晚上,我和老婆出来逛街时,就发现上林坊早已没有车位,公路两旁都停着各种各样紧密相连的车辆,啥牌子都有,就像开车展会似的。路上听到有人抱怨说不该把车开出来,因为车位难找。连我们坐的公交车,路上也差点堵住了。我想这但凡过节,必定是车山车海。拥堵不说,而且还污染环境。为什么不步行出门呢?绿色又环保啊。想象一下,在月明星稀的夜空之下,两个人手牵着手,慢慢地散着步。同样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特别是离目的地近的住户,更加不必开车出来。有时候,传统的出行方式,或许更加能体会到节日的浪漫吧。
上林坊有很多卖花的。每逢情人节,花店的老板一定会很开心。每年这个日子,平时只有几块钱的花,会涨上十倍甚至十多倍。而且今年云南大雪,从这个鲜花之都运过来的花路途受阻。今年情人节的花是更加贵了。而在网上,甚至看到有人用一百元的大钞折叠成花的形状送给女友,真是令人惊叹奇葩啊。我想温馨并不止于一束或一捧鲜花,花总是会谢的,而真情才能永久。买一束比平日里涨上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鲜花,不如俩人去某个小餐馆吃上一顿。吃了至少能长肉,某些餐馆里还能体会到温馨的气氛。而花却中看不中用,徒留一时之艳,未几日即凋零。而网上用百元大钞折成花型的新闻,更是让原本浪漫情人节蒙上了一层铜臭味。这不正是“金钱是爱情基础”的现实写照吗?!如果未来的爱情都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社会真的没救喽。
街上还有放孔明灯的。我以前非常喜欢孔明灯,总觉得孔明灯有一种古典的浪漫情怀。伴随着幽幽的火焰徐徐燃起,孔明灯也随之飘飘然然地升空,寄托着爱情的祝福,或相思,或祈祷,或希望。这是一种中国古典式的情怀。今夜的孔明灯非常多,就在上林坊的夜空之上,漫天飘舞着一盏盏忽明忽暗的灯笼。而广场上还有人不断地点燃,放飞。孔明灯无论飞多远,最后终归于灰烬,但寄托的思绪,却是永不磨灭的。把祝福写在孔明灯上,放飞它,让上天知道人们心灵中梦想,无论愿望最后是否会实现,这毕竟是一种真诚的祈祷。不过话说回来,在城市上空放飞孔明灯,安全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万一有还未燃尽的掉下来,落到草坪,电线杆,或房屋上,很容易失火。我想在空旷的郊外放飞,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和老婆一起逛了一圈街,看了一下魅族手机专卖店,又买了些吃的东西。感觉有点冷,就回家了。路上看到上林坊的广场好多垃圾,有孔明灯的残骸,有空奶茶杯,还有一些塑料袋什么的。看来明天清洁工们得忙活一阵啦。每逢过节大概都这样吧,总是会有好多人改不掉随地丢弃垃圾的习惯。我想以后等有了孩子,一定得教育他不能随地乱扔垃圾。无论任何坏习惯,即使上一代已经养成没法改了,也不能让下一代继续“继承”它。
这个情人节加元宵节的夜晚,就这样在逛街中不经意度过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平淡的夜晚,只应人们刻意定了一个节日,才变得似乎不平淡起来。其实只要俩人有真爱,时刻想着对方,关心对方,那么天天都是情人节,何必在乎这一天?传说情人节的起源是罗马帝国时代囚徒瓦伦丁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临刑前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遗书,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这个以真诚爱情故事起源的节日,在高度商业化的今天,异化成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鲜花,异化成金钱等于爱情的概念。违背了初衷。更有甚者以为情人节就是背着老婆和情人约会的日子(我听别人说过的),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啊。我想情人节真正的涵义,应该是以真诚的心来对待自己的爱人吧!
雪!雪!!雪!!!
下雪啦,终于下雪啦,不知为什么,无论年岁多大,时光多么流逝,每次下雪时,总是还会兴奋!看那一片片白色的雪花,晶莹剔透,纯洁无瑕,恰似没有被尘世污染的灵魂,而其如童话般的场景,纷纷扬扬,像撒盐,又像天上掉落的奶油片,没有一点声响,默默地飘着,飘着,更是能触动内心深处的童心。这个时候,大地,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微微积起了一层层薄薄的“雪饼”,如果按照这个趋势飘下去,过不了多久,就会产生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啦!
这是2014年的第一场雪,尽管不是很大,还有有些夹着小雨花,但毕竟终于下雪啦。而我们也难得呆在家里,什么地方都不出去。开着空调,开起油汀,看窗台玻璃隐现起一层薄雾,望窗外雪花纷飞飘扬,在暖暖的房间里看看电视,浏览电脑,写写博客,说说谈谈。这样的场景,或许才是人生中最温暖的时刻吧。
雪 ,是纯洁无瑕的,从天空初飘而落时,没有一丝尘埃。而当它们落在地上,落在屋顶上,落在车顶上,甚至是污水潭,草地里的时候,却渐渐地被蒙上了脏物,慢慢变得黑黑的,脏兮兮的了,于是再也不那么纯洁。所有的雪花,都是会重复这样一个过程。或许这也就象征着人生,人在出生时,本来就像一张白纸,天真无知。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在成长中,所处的环境不同,受的教育不同,耳闻目熏,渐渐地就不再天真,不再单纯,渐渐地就有了复杂的思想。就像雪落到不同的角落,被染上不同污迹那样。
雪也好,人也罢,这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吧。
2014年的第一场雪,就这么在窗外飘着,飘着,朦朦胧胧的天空之下,万物就快被披上一层层雪妆啦!而这场春雪之后,真正的春天,也该降临人间了吧……
前夜噩梦
前天晚上竟然做了一个噩梦,梦醒后起码两个小时内没睡着。
梦境中,貌似是一个下雨天,阴沉沉的气氛,还不时闪着闪电。一个公寓,格局就像以前学校的寝室那样,一排走廊,两旁是门。
因为这场雨,公寓漏水了,水从房顶漏下来。公寓里住着各种人,都因为漏水的事而抱怨咒骂。好像有公务员,有商人,推开自家房门,骂骂咧咧,骂着骂着就开始讨论国家大事,吐槽当今社会怎么不公平等……
有间房还住着一个寡妇,可怜兮兮地坐在床上,抬头仰望着屋顶漏下来的水,眼神无助。隐约有人议论她的身世,感慨她的可怜。
忽然,有人想到最里面那房间住着的一位老太太,好几天没看到她出门了,预感不详。于是请来公寓管理员,管理员打开那间房门(貌似房门比较容易打开,摇两下“喀嚓”一声就破了)。那间房间里弥漫着一股腐烂的味道,但却不见老太太的踪影,屋内好多东西都发霉了,有厚厚的灰尘,看来好久没动过了。
老太太到底在哪儿呢?大家四处寻找。梦境中,隐约感觉那房间的桌子上有一块桌布,桌布下面还垫着好些布一样的东西。掀开桌布,看见下面布一样东西好像是人皮(到底是不是不确定,因为梦中隐约听见有人惊喊“好像是人皮啊”之类的话)!好几层皮,棉絮状,破破碎碎,都已经干枯了。
大家正在惊恐之际,突然窗外一个闪电, 照亮了房间(梦中竟然没人开灯,坑爹啊),在这一刹,赫然惊见老太太笔直地站在前面,红衣红裤,全身枯萎,脸部腐烂,两眼流血,面目狰狞!
然而等到闪电过后,眼前又什么都没有了。老太太依旧无影无踪。
而梦,也就在这一刹那醒来。
在梦境中,整个气氛也阴沉沉,压抑感的。 我醒来后,还是处于压抑状态好一段时间。于是怎么也睡不着了。感觉是到了凌晨,才渐渐睡去。人说,梦由心生,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或许这个梦本身就是内心世界的写照吧。公寓是心,公寓里的一间间房间,则是心中的一个个不同思想。有理想,有不满,有无助,还有恐惧。而在内心最深处的黑暗世界里,则隐藏着人类最原始的恐怖和孤独。
这就是纷繁复杂的人心。作为人,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心,控制“心之公寓”的每一扇门,也要及时打开公寓最里面的那个房间,让恐惧和孤独排解出来,让光明及时占领黑暗。不要让她到了死亡和腐烂之时,才记得打开。
可能这个理解有些牵强,但对于这样一个诡异的噩梦,能领悟到的“真理”,大概也就是这些啦。
初一的浓雾

观《大明劫》随感


又是很久没写日志了。这几个月来也并未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本来在11月的时候,看过一部《大明劫》,觉得挺有意义的,想写个观后感,但最终也作罢了。
《大明劫》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写实风格的影片,至少我如此认为。描写的是了“崇祯15年(1642年)瘟疫横行,李自成攻打开封,明朝江山内忧外患,孙传庭与吴又可分别誓死抗击闯军与瘟疫的故事”。呵呵,上面这段话抄自百度百科,我是越来越懒得自己发挥写句子啦。
整部影片的氛围,是一种阴沉沉的感觉。有着令人绝望的气氛。明王朝的末世,汉人王朝的末世,外有蛮请侵略入关,内有闯王起义作乱。可谓是内忧外患啊。再加上鼠疫病毒的横行,更为这个乱世添上了一层苦难。在这样的末世中,一位将军,一位医者,在自己的本分工作中拯救世道。但最终还是无可救药。
医者吴又可说过一句话: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在没有腐败的时候,没有病入膏盲的时候,治愈还有希望,但当一个国家千疮百孔,当一个人奄奄一息之时,再严酷的律法,再猛的药剂,又有什么用呢?医道和为政之道,其实是一样的。影片中,处处表达了绝望的境地,不用说那些恐怖的瘟疫,满城的尸体,就是那些幸存的人,那些霸占良田生活富足的乡绅们,在送给孙传庭的礼品中花了大量的钱财,而一听要为国家出力,要为剿灭乱贼出钱让田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响应。甚至为了阻止清账田亩不惜纵火杀人。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失去国家观,民族观,只为自己打算的时候,这个社会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乱世大明,汉人的苦难,蛮族的盛宴。虽然在影片中只描写了讨伐闯王和抵挡鼠疫的情节,但其背后,真正的历史历历在目:当东北后金打进来的时候,几十万汉人,竟然败于区区几万满洲人。导致国破族亡。从此开始长达几百年的满清统治,从此汉人风骨不再,从此汉族成了头挂辫子的丑陋生物,从此勇士变为奴才。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历史。
孙传庭最后死在战场上,吴又可回到了家乡,写出了不朽的名著《瘟疫论》。或许这是在那个朝代,汉人最后的气节和光辉吧。如同千千万万在满清入关后舍身抗击侵略者的志士那样,他们纵英勇,也不过是流星一瞬,挽回不了沉沦的大明,挽回不了汉人的江山。
因为:已病不可治, 已乱亦无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