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子的猫》读后感


《大肚子的猫》,这是一个有趣又有点怪诞的故事。一只原本普通的小猫咪,忽然变得非常贪婪贪吃,竟然吃掉了主人,并一路上吃将过去,把看到的人都一个一个地吃掉,并且肚子也随之越来越大。直到最后遇见一位伐木工人,猫还想吃掉这位伐木工人,结果伐木工人将猫的肚子劈成两半,被猫吃掉的众人逃了出来,由此得救了。

说不出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定位为儿童故事。或许西方社会的叙事观和思想观与我们中国不一样,他们认为这个故事适合儿童,但我更认为这是一则对人性和社会的寓言。

显而易见,故事的主题从某种角度来说,阐述了贪婪带来的后果。这只猫原来普普通通,只是一直可爱的小猫咪。因为有一天忽然动了贪欲,觉得怎么也吃不饱,于是任由自身的欲望膨胀,一路上随心所欲地被这种贪欲所俘虏,吃掉了众人。猫吃不饱的状态,正是人类贪婪欲望的象征;而猫身体的膨胀,正是人类贪婪日益膨胀,欲望无所节制的表现。那么,这样任凭欲望膨胀下去的后果是什么呢,故事写得非常清楚,伐木工人一斧头将猫劈成两半。这正是象征了贪婪不可能无法无天地持续下去,一旦纵欲,遇到比你强大的人或事物,你是无法像从前那般任意霸占的,只会自食其果,被强大的力量所击败,毁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则故事是教育大家节制欲望,不可无休止地贪婪下去,否则总有一天会遭到灭亡。

同时,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这则故事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强权政治被底层人民推翻的过程。猫原本是由老奶奶抚养,这象征着一个政权是由底层人民所供养的。猫忽然有一天变得贪婪,吃掉了老奶奶,则象征了这个政权开始腐败堕落,盘剥曾经养活自己的人民,来满足自身的需求。猫一路上将看到的人们一个个吃掉,则表示了强权政治不断压迫更多的人民来满足自身的欲望。猫不断膨胀的身体,正是强权政治搜刮民脂民膏的具象体现。而最后的伐木工人,则代表了人民的力量,或可理解为工人的觉醒与起义,最终推翻了强权政治,解救了被盘剥的底层民众。

这则故事是由法国作家米歇尔·西穆森根据丹麦的传说编写的。或许这个故事阐述了人类贪婪欲望造成的后果,或许在某种角度影射了诸如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这类历史。

又或许,这只是一则简单的童话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