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随笔 – 第 3 页 – 索梦部落

文字随笔

散文转载《驴的一生》

据说这篇散文获得了2016年机关单位散文大赛一等奖。

驴的一生(转载自军转网

我厌恶人的时候,与一头毛驴成为好友,至今我还记得它的死亡。

它死的那天,我跑到现场。看它躺在磨旁,骨瘦如柴,毛色杂乱,瞪大眼睛。死相十分凄惨,唯独一条腿还使劲前驱。我知道它死时,仍是要拼命拉磨。因为昨天晚上,它说马上过节了,要最后努努力,把剩的400斤豆子磨完,完成任务,然后再回家好好休息。只是没想到,还是死在了磨上。

我刚刚认识它的时候,它还是驴中的劳模,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我见过它磨面,步伐稳健均匀,面又白又细,没有一点杂质,而且一直勤恳任劳任怨,年年得到主人的称赞。

我听它说,磨面一开始也并不那么紧张,每天按时上磨,然后卸磨回窝。可后来事情突然起了变化,不知哪头毛驴不小心磨的面,混进了一点杂质,被投诉了,影响了主人的形象。主人决定改革毛驴磨面机制,谁磨的面,谁要负责,还成立很多的监管部门。

这样一来,原本干活的50头驴,硬生生的被分成了不同的种类。有宣传驴,负责高喊生产口号,宣传驴的先进事迹。有监工驴,负责监督驴干活。研究驴负责研究,先进的磨面方法。还有计划驴,负责制定工作计划与任务。当然还有一些驴级别更高,负责管理其它的毛驴。最后剩下的才是这一线驴,等改革完毕,它一数才发现真正拉磨的一线驴,已经不到40%了。

从那之后,驴就明显感觉累了,原本50头驴磨的面,现在要20头驴去磨。加强管理后,驴的种类不断增加,一线驴的数量急转直下。很多驴不拉磨了,跑去干别的了,有的驴写生产计划,有的驴搞调查研究,有的驴还去搞文艺节目。于是驴的种类越多,干活的驴越来于少,活多驴少的问题,日益突出。

驴分了这么多类,每个类别都得具体干点工作。磨面的工作也要求,不断的推陈出新,来配合宣传工作。原来老老实实拉磨围着磨转圈不行了,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于是先向大马学习,借鉴马拉车的先进经验,大步拉磨,后来知道驴马差异太大搁置了。又学习牛耕地的方式直线拉磨,发现技术上做不到,也失败了。很多驴没办法了,就只能变着花样拉磨。有的跳着拉磨,有的爬着拉磨,有的跪着拉磨,有的打滚拉磨,折腾一天,腿都要断了。

折腾一圈,很多毛驴怨声载道,干劲不足。主人为了激励毛驴拉磨,就制定了一个计算工作量的办法。将驴每天拉磨的数量,磨面的数量、质量,都进行指标化管理,年底考核谁磨面多,就有奖励。奖励多的就可以积分,然后晋升为管理驴,不用再拉磨了。我当时就提醒它,不要再相信主人了,他曾经在驴面前放过一根胡萝卜骗你们。

可它不听,还是拼了命的干活,连续三年都是第一。它自己带上大红花的时候,都觉得要熬出头了。可后来,主人却提拔了另外一头驴,原因竟然是那头驴会唱歌,是稀缺的驴才,给主人挣了面子。从那时起,它的信心受到了摧毁性的打击,慢慢的开始心灰意冷。

我看它意志消沉,无心磨面,也曾劝过它离开,找一份轻松点有前途的工作。很多毛驴出去拉车、载客,一样可以过得很好。可它自己坚持认为,磨了这么多年的面,什么都不会了。年纪大了,拉车载客都不容易,已经学不会了。拉车自己没有那么大力气了,载客弄不好会伤到客人。现在虽然不如意,但总算安稳,就这么混着吧。

可就算混日子,也还有那么多的活要干。我看它每天依然上磨磨面,下磨回圈。转磨的时候没精打采,脚步散乱,磨出来的面有粗有细,有的还带着土,精气神完全不复当年。

终于有一天,毛驴还是倒在了磨边,就像主人号召的“好毛驴就要死在磨边”。主人来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哭了半天,一滴眼泪没有。只是说起来它曾经多么优秀的毛驴,把一辈子献给了磨面事业,号召活着的毛驴们向它学习。

等围观哀悼的毛驴散开之后,我看主人走进厨房,吩咐厨子,把驴杀了,肉炖了,皮熬成阿胶,给太太补补身体。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是否有些感慨和想法呢……

“规则”——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吃人事件的感想

大前天在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了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件,一名游客被老虎咬死了。我当时也正在那个动物园观看老虎,只是提前离开了一会,庆幸未目睹这血腥的一幕。后来经过进一步报道,原来是这名游客想逃票进动物园,翻墙钻铁丝网,最后不巧爬进了老虎散养区,不幸被老虎撕咬致死。

好端端的人,有正路不走,有门票不买,偏要逃票,酿成了惨剧。而这也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后果。曾几何时,我们经常听到,甚至某些人自身就做过这些事:公交车上为了1元钱逃票,路边栽种的不该采摘的果树偏要去采摘,货车掉落了货物,跟着别人一起去哄抢,等等。以及此类进景区想法设法地逃避门票。这些表现,既是不文明的行为,更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

有时候,看看别人都在这么干,觉得司空见惯,不干白不干,也不觉有什么后果。但这次,非常严重的后果就这么发生了,为了逃避门票,而被老虎咬死,难道这个后果还不惨烈,还不引起大家的警觉吗?有时,这些不文明的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看似小事,一旦出现意外,就是追悔莫及之事。据说这名游客是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出游的,他的逃票行为,最终既害死了自己,也害苦了家人,而且给孩子留下一个不好的榜样,一场难以抹去的阴影。

规则就是规则,任何不文明的行为,破坏规则的举动,都是不应该发生的。网上有人说因为门票贵,这名游客是低收入人群,过年了为了和家人一起游玩,才不得以逃票的。这完全是不正确的思想。规则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但已经成为了规则,就必须遵守。这并非死板,而是文明社会的铁律!门票贵或许是不合理,但不能成为逃票的理由。就像死刑必须由法律来判决,不能因为亲朋被害,而私自找歹徒报仇杀人一样。文明社会自有文明社会的规则。门票贵或便宜,当然可以提意见讨论,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对于“逃票”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可耻的,放在世界各国各地,都是可耻的行为。

其实对于逃票这类行为之人,大多有这样的一个心态:能不花钱得到本该花钱的东西,那是自己本事大,有种“成就感”。由此,即使门票只有1元钱,估计照样也会有人逃票,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张贵或便宜的门票,而是一种吃白食的“成就感”。这种想法的根源,即是在于庸俗的“能占一分便宜就占一分,不占白不占”的市井小民思想。这种不文明且破坏社会规则的思想,平日里似乎并无大碍,你做我做大家做,而一旦闯祸,后果恰恰会特别意外地严重。

网上另一些网友甚至在调侃,悼念那只后来被击毙的吃人老虎。当然死者为大,这名游客已经为自己不文明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也不必过多地嘲讽他什么。不过仔细想想,对于那只老虎来说,还真是无辜的。老虎是野兽,它怎么知道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呢。而且它是在自己的地界上,据说当时又是老虎的开饭时间。有个人过来,当然以为是食物了。大过年的本想好好饱餐一顿,结果被莫名其妙地击毙了,也是可怜。网上有人说得好,兽类保持了它本该拥有的兽性,而这名游客却未能保持人类本该拥有的理性。一堵高墙,一道铁丝网,人类花了几千年把自己与野兽隔离,而这名游客却在一瞬间又钻了回去。

我想人与野兽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遵守文明社会的规则,而野兽只会遵从自然社会的法则。不要把自己变成兽,不要让不文明的可耻行为重复演绎,遵守社会文明公德,遵守规则,这才是避免老虎吃人这种悲惨事件再度发生的良药,这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

迟桂香

“桂香”姓“迟”,来得晚。

但总算是来了。原本九月就该闻到的香气,这两天终于弥漫开来。金黄色的桂花,在树上聚会,看着真有一种秋季丰收的感觉,尽管不是稻子。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小区里,到处都有桂花的香气,于是空气仿佛也清新起来了。整个人都沉浸在十月的桂花香中。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昨天和今天,忽然下起了雨,雨水打落桂花。公园中,路边里,地上都密密麻麻的洒落着桂花,浸泡在水洼里。看着怪可惜的。真希望桂花能开得时间久一些,让香气再飘扬一会儿。

想想这桂花,一年一度,花开花落,岁月也就在这盛开与消散之间默默流走了。恍然大悟,原来又是一年秋天到了。去年桂花开放的情景,还仿佛在昨天呢!想起第一次注意到桂花香,那是在十多年前的学校里;第二次感受到桂花香,那是在十年前搬进这小区的时候。自此年年看桂花,年年闻桂香。

如果人生再有60年,那就是可以闻到60载岁月的桂花香,看尽60个韶华的花开花落。顿时有一种急迫感,需要奋斗当下的决心。想来可笑,人有时候混混沌沌,有时候看见一些事物倒是会忽然有所感悟,但感悟过后,依旧混混沌沌。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普通,平庸,偶尔来个小惊喜。

但愿桂长久,千里共闻香。

《大鱼·海棠》一点观后感

昨天晚上终于看了12年前就该播放的电影,《大鱼海棠》。

说起这个电影,不能不说它的起源。起源是个flash,彼岸天工作室的flash动画。那正是12年前,我刚刚走出校园参加工作。周末闲来无事,恰好老爸订阅了电脑迷杂志,就翻开看看。那时的电脑迷杂志每期都有一张光盘,光盘里总是有flash动画这个栏目。我非常喜欢玩电脑,那年的周末,几乎12小时都泡在网上。光盘里的动画,有一段时间就是彼岸天工作室的《大鱼海棠》。

当然那时很短,就没几分钟的动画而已。记得那时一开始还是分开的:《大鱼》篇,过了几期杂志又出现《海棠》篇。再后来才合起来做成《大鱼·海棠》,依旧很短。

刚看到这个动画,哇~就被惊艳到啦。那时我经常看各种flash动画,好多都做得很粗糙,但这个不一样,非常精美,唯美,神奇,浓浓的中国风,奇幻的人物造型,还有那座宏伟的福建土楼,整个动画透露出那么一点淡淡的忧伤感。总之,我是觉得非常好看的。后来听网友说,这个动画讲的是缘分的聚合,人生的离散之哀。分与合,影射大陆和台湾的关系。顿时对这个如此有深度的动画肃然起敬……

再后来,陆续看了彼岸天工作室的其它动画,记得好像还有一只头插一朵花的熊猫,经常被人欺负,但却自强不息,它有一个好友是一只鸭子这样一部动画,而且还拍了系列剧,当然也都是短小的flash。于是我便记住了彼岸天工作室。

那年的时光,我是在上班,下班,网络,这样一个简单的环境中度过的。每期必看的电脑迷杂志和光盘,彼岸天工作室的这些唯美伤感的动画,伴随着我度过了那些年。

之后,渐渐地生活琐事多起来了,我在网络上的生活也从简单地看看动画和电影,到建网页,写博客了。彼岸天的动画,不知从何时起也不去关注了。再过了几年,开始相亲,需要关注人生大事了。那段时间的我,就像大鱼那样,漫无目的地在一个个相遇又陌路的缘分中徘徊。终于到了后来,我遇到了真正的缘分,认识了老婆,有了家庭,现在又有了孩子。

只是,那本曾经让我认识《大鱼·海棠》的电脑迷杂志,如今已经停刊了。flash动画,如今也几乎不再有人关注,因为flash的没落,html 5的兴起是大势所趋。而那个《大鱼·海棠》的唯美画面,只是偶尔在我的记忆中回闪几下。到了上个月,才忽然听到新闻,说这个12年前的flash,竟然被拍成电影啦。听到新闻的那一刻,当年的回忆顿时迎面飞来,窜入我的脑海中。

那年的记忆,平淡无奇,只是徒然怀念那段悠闲的青春而已。或许当年看过《大鱼·海棠》的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这样一段情怀。只是这个情怀或许并不在于动画本身,而是那年那月的人和事。就像一位网友所说,那年还和女朋友一起看的这个动画,如今动画终于改编成电影,他和女朋友却早已分手了。

好了,废话讲了一大堆。就说说昨天看完的感受吧,怎么说呢,既没感觉非常不错,但又没有像一些网上极端的言论那样特别糟糕。画面依旧唯美动人,依旧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只是故事情节当然不是讲述大陆和台湾的那些事儿,而是讲了……一个少女在她幼稚的青春期,由于自己的顽固与执着,给家庭甚至整个族人带来了灾难。

是的,其实故事讲的就是这个。如果换作现实世界,就是可以理解为一个叛逆少女离家出走带回了祸根,让家人甚至整个街坊邻居都遭殃的故事。人们说青春是冲动的,冲动的青春让女主角椿违背父母和族人的教诲,贪恋人间的男孩鲲,而一场意外让鲲为了救椿而死。这已经是椿所犯下的第一个灾祸了(连累了鲲)。人们说青春是叛逆的,叛逆的青春让椿胆敢冒着触怒天神的危险,为了救活鲲而私自将他的灵魂,那条鱼偷偷养在家里。

而这种冲动和叛逆,是不计后果的。椿可以为了鲲和灵婆交易,减去自己一半的寿命,但椿一定想不到自己的冲动和叛逆,会给家庭和全族人带来了洪水滔天的灾难,甚至于她的爷爷也是间接地被她的冲动和叛逆害死的(如果没有这一切,湫就不会被双头蛇咬伤,椿的爷爷也不会为了救湫而死)。说起她爷爷,影片中有她爷爷的一番话,鼓励椿朝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是我觉得这个设定不是很对。对于叛逆期的少女,应该是让她懂得真正的路,不是为自己和恋人而活,更有为父母,和族人着想的职责。椿说过要救活鲲,因为“欠他一条命”,那么她所引发的灾难,又该欠全族人几条命呢?

终于到了影片最后,椿觉悟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挽救了族人。这个情节,又仿佛彰显了生而为人所应有的担当:是自己惹下的祸,就该自己一人来承担,人生在世,这是责任!

只是,经过椿这么一番折腾,她的父母该有多伤心啊。何况到了最后,椿去到了人间和鲲重聚。爱的力量自然是伟大的,但父母养育之恩该如何回报呢。就这么走了,几乎是不可能再回来的诀别,椿是否想过父母的感受呢?这不禁让我想起报纸新闻上经常看见的消息,一时冲动的女孩跟着社会上的男孩子离家出走,父母寻不着女儿而哭天喊地。可能在对比上有些偏激,可故事讲的仿佛就是如此啊,只是动画中对于椿的父母没有做更多的描述,但我想他们的女儿就此诀别,一定是很心痛的。

说起爱情,我想在整个影片中,与其关注椿和鲲的朦胧之爱(椿既是鲲的恋人,也仿佛是鲲的娘亲,因为是椿养育了鲲长大,我觉得作为大鱼的鲲和椿的关系多少是有那么一点恋母亲节吧),更不如关注在椿和鲲之间默默付出的银色头发的男孩,湫。

湫不是鲲,他永远无法得到椿真正的爱。在更多时候,椿只是把湫当作是好哥哥。而悲剧就在于,整个影片中 ,付出最多的主人公,恰恰就是湫。这注定是个悲剧。椿是为了给自己冲动和叛逆的青春买单,湫却无偿地为椿的叛逆青春买单。从为椿保守养鱼的秘密,到为了保护椿和鲲而历经各种艰辛,更到最后为了让椿复活,甚至于为了让椿和鲲能在人间团聚而牺牲掉自己,他默默地为所爱之人做了一切包括生命,那么地心甘情愿,那么地让人心碎,换来的不过是椿眼里的好哥哥而已。

如果没有湫,我想椿甚至躲不过族长的刑罚,鲲也会只时幼鱼时便魂飞魄散了。导演似乎在告诉我们一段无望却必须付出到底的单恋,就像那个椿和鲲可以闯过去的海天之门,对于湫来说永远是望不见前路的远方。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心甘情愿地为所爱之人付出而眼睁睁看着爱不属于自己,更有多少人在寻找自己以为是真爱的路途上,忽略掉了身边默默牺牲着的那个人呢?!

影片中反复过一句话,每个人就像一条在大海里的鱼,从出生到死亡,从此岸游到彼岸,有时相遇,有时分开。在我看来,这就是缘,就是宿命的无奈。但纵然是宿命,也必须为所爱之人一拼到底,不计回报。那么这又是一种坚韧,一种信仰。那么湫更适合是那条鱼!

其实从整部影片开看,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影片中,既有椿代表 的责任,鲲代表的勇气(鲲从小到大,最后化而为鹏穿越海天之门,实则表示了人生中的一个个劫难与克服劫难的勇气),也有椿爷爷和湫代表的牺牲。导演应该是要讲述一个感情丰富饱满的故事。只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又太短,所以很多情节太匆忙,没有交代清楚,如鼠婆和人间有什么关系,为啥一定要执意回去人间,又为何被封印,解除封印后怎么变成了一个美女,湫是不是就是天神,因为他曾喊出:“你拒绝的是一个天神的爱”,等等……如果将来拍成动画连续剧,应该会更好些吧。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天早上去听课,还没出家门,外面就暴雨狂泻,天地倾倒了。带着伞蹒跚地在雨中淌水行走,刚好看见路上地面有一只虫子在爬,仔细看原来是只知了。倾泻而下的雨水叭叭地弹射着它小小的身躯,而它正艰难地一步一步伴着随时被水流卷走的危险而蠕动,不知目的地在何方。

冒雨爬行的知了!这正是个很好的摄影题材啊,我就想停下来拿出手机拍一张,难得看见的哦。不过,不知怎么地,我忽然觉得这知了也怪可怜的,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吧。于是想拍照的念头先放一边了,刚好有伞,就把伞放知了跟前。那知了也挺聪明,就爬到我的伞上了。接着我走到附近一处树下,让知了爬下了伞,爬到树底下,看着知了尝试爬到树上去……不过这时,拍照也没多大意义了,相比冒雨的知了,爬树的知了显然太普通常见了。而且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被淋湿了。于是马上撑起伞,匆匆去听课了。

但后来我想,我是不是做了一个傻傻的举动呢?若被人看见我竟然在“救”一只蝉,是不是会取笑呢?我是不是又错过了一个精彩的摄影场景呢?或许可以先拍一张,再把知了送到树底下也不迟啊……不过再想了想,无论如何,这也是一条生命,大自然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值得尊重!于是就不再纠结了。

只是傍晚回家,在离发现那只知了稍远一点的地上,又发现了一只知了。不过这次是只死去的。我非常不希望这是我早上遇见的那只。

归途

在夜的路上,身影被路灯拉扯成一条长长的线条。寂静的街上,只有匆匆归家的步伐声。

在这样沉寂的时空,思绪也徒然倍增,夜幕的路,仿若人生的河,流淌,消逝于前方的黑暗之中。只是路可以来回,人生却不可复返。

路灯之下,昏黄的色彩,身影伴我同行。珍惜走过的每条路,无论悲欢离合,生命终归是一部精彩。从出生到死亡,无论平坦曲折,人生终究是一场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