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天下 – 第 2 页 – 索梦部落

时事天下

暴力销毁学生手机的方式不可取

近期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带有视频的新闻,10月8日在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用锤子猛砸砸烂。而前一阵,也有一段班主任要求其班上有手机的同学,把手机扔进水桶的视频曝光。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扔手机的那一刻是多么的不舍。但是没有办法,在面对班主任的强势下,众人还是都照做了,把手机全部进入水中。家长们对学校和老师的这些做法也很配合,都说这是为了孩子好,不让孩子受到手机网瘾的影响。

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这样的做法,真的能给孩子带来好处吗?

菜刀会沦为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难道就要销毁菜刀吗?电脑网络会让人得网瘾,难道要禁用电脑和网络吗?驾驶汽车会发生交通事故,难道就不准驾驶汽车了吗?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不能一概而论。这种“虎门销烟”式的销毁手机的做法,只能让人们看到部分老师和家长在网络化时代的面前,体现出对新生事物所产生的问题不能精准地解决,从而产生了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且不论销毁私人物品是否涉嫌违法,更重要的是,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手机,而在于人。贪玩手机会影响生活和学习,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们的教育方法不到位,而非手机本身的过错。因为玩手机而销毁手机,无疑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而非实质。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死板方法。

如果老师和家长们能因势利导,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那么,问题应该会得到解决。例如利用手机查阅生活窍门知识,在没有台式电脑的环境中,用手机发送邮件快捷地传递学习资料,教会学生们在外出时准确利用手机的导航定位功能,遇险情及时报警联络等等。在学习中,也可利用手机在网络上获得解答难题的思路及参考方法,获得课外知识,业余时间利用通讯软件组织学习讨论小组,进行异地交流等等。这些都是手机使用中有益的一面。

同时某些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应该克制自身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无论吃饭或临睡前,都埋头玩弄手机,失去了和孩子沟通交流的宝贵时间,而使他们对父母的不良行为耳濡目染,导致他们也养成了沉迷手机的坏习惯。

何况,锤子砸,扔水桶,暴力销毁手机的行为,难道就不会给孩子带来阴暗面的影响,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的种子吗?这类销毁行动,会让部分学生感到自身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虽然表面上会顺从,但也会让他们对老师和家长们产生抵触和不满。亦会使他们觉得自身,包括自身的财物都是成人们的附属品,没有任何被尊重和被保障的权利,成人世界可以利用威严随意处置这些物品。

同时,因为这种“砸”,“扔”的行为方式,是老师“示范”给学生的“榜样”,部分不理解老师良苦用心的学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老师“教”给他们的正确行为。将来一旦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自认为有理的一方,或许也会想起用今天这种砸,扔的暴力行为,理直气壮地去对付另一方,而不会感到有任何不妥。因为当时老师处置他们的手机,也就是用的这种行为呀!

诚然,这样的“砸”、“扔”行动,是会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威慑”,短期内孩子是没手机可玩了。但,兴一时之利,留长久之弊。现实的手机没有了,心中的“手机“还在;表面的刺头拔除了,问题的根源还在。并且这个问题根源不在学生,恰恰在于发起这类销毁行动的老师和家长。

只要成人世界还要利用威严随意处置孩子们的物品而忽略他们的感受,自身却沉迷于微信,手游,追剧等手机世界中;只要老师和家长们还只是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教育,缺少和他们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只要之后没有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手机,让他们明白沉迷手机的危害等后续的跟进,那么仅仅凭借这样一次两次“虎门硝烟”式的暴力销毁手机行动,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

从教师学生互扇巴掌的新闻引发思考

近日,一则视频新闻传遍了网络。视频中一名女教师在批评一名男学生,那男学生不服气,向女教师顶嘴了几句。可能是顶嘴的话语有些过分,女教师竟然一个巴掌扇了那名男学生。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令人震惊,男学生立即回扇了女教师一个巴掌!

这则视频在网上掀起了诸多思考。按理说,教师是启迪学生心灵和知识的窗户,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如父母。但近年来,时不时地爆出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殴打老师的负面新闻。这不得不令人深思。虽然这些极端的新闻也仅仅是极个别的例子,但从总体氛围来说,师生关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

究其原因,首先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如今社会崇尚名利,部分学校和教师以以单纯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偏力于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应试教育而教学,仿佛好成绩就代表一切,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尊师重道这些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在学生身上早已缺失殆尽。

同时部分教师不会关心学生的心态,不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体会、理解他们的情绪和诉求,一味地以成人世界的眼光看待学生们的种种举动。这样就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孩子们大都从是独身子女,从小被父母的溺爱所宠坏。有些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养成了自私自利,甚至残忍的性格,仿佛世间一切都要顺着他的心意,稍有不顺,便大发脾气,受不得半点委屈。同时这也是校园暴力催发的因素之一。

如此这般,不懂得学生心理的教师,遇到娇生惯养的学生,二者之间肯定无法融洽地沟通,也肯定会发生各种矛盾了。要解决个问题,让师生融洽,根子还是在学校和教师这边,应该还是得从教育抓起。这个教育,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教育,而是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的品德教育。这种教育,亦是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甚至整个教育界改变一味重学习成绩的功利教育之后,才可实施的。同时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相互包容,才能做到相互理解。

另外,对于学生的家长们来说,不可过分溺爱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是需要时刻教导孩子尊老爱幼,教育他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对孩子的品行影响甚大,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只有教育界,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努力,才能纠正当今不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是只有共同的努力,才能给学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格,一个优良的品行。有了完整人格和优良品行的学生,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才能发挥出学习的热情,踏上一条光明的前程。

骗子

刚接到一女人的电话,自称是卫生局的,说我10月底生了男宝宝,有1600多元的补贴金可以拿。还能说出我老婆的名字。她说补贴是在财政局拿,要我记下一个财政局的号码。可是我当下就特觉得坑爹啊,这不是传说中的骗子吗?!满口普通话倒没啥,但这普通话咋带有闽南广东一带口音啊,尼玛咋知道我有儿子啦,还知道我老婆的名字,感情遇上中情局特工啦?!靠,不跟她纠缠了,我故意说了几句当地话,这女人听不懂,一个劲地问:“你说什么?”,然后就很自觉地挂电话了。我就想,这个世界真危险啊,我的私人资料是怎么被泄露的呢?难不成这里面暗藏着一个很大很大的坑……不管咋样,我想对这位骗子女士说俩字:傻逼~

无常

昨天看到新闻,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一架飞机MH370在越南海域附近失去了联系,当地时间是3月8日凌晨2点40分,机上有154位中国人。截至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该机消息。

这真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心的新闻啊,这年头坐啥交通工具都不安全,车有车祸,动车有出轨,飞机有空难,还是呆在家里最安全……但也不尽然,据说有人呆在家里就被天花板掉下来的吊灯砸坏了。

由此想到佛教中的一个词汇:无常。生命是各种无常组成的,各种或福或祸,或喜或悲的事件,交织成了人生,因此人生的每一刻都处于无常之中。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好好地把握每一刻现在,珍惜眼前的时光,而不是幻想未来,更不应抱怨过去。

还想写点什么,但又想不出来,只有祈祷这架失去联系的飞机,最终能被找到,而且所有乘客都安然无恙吧!

【转载】消失的四夷来朝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颇有感触。想当年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是多么浩大。转载此文,并非怀念百年前的时光,而是以百年前的情形对比今日。希望中国以当年拥有的,如今失去的,作为动力,重振盛世。

晚清附属国的兴亡 消失的四夷来朝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清朝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宗藩关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清朝“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并由中国踢与印玺。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统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有时中国统治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对各国来华朝贡的时间和规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规定。虽然有些国家有时不按规定而提前来华朝贡,中国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再者,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由此可见,清朝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

一、清朝与朝鲜的关系

在清兴起以前,朝鲜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亲密关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鲜赐玺书,从而确立起两国间的宗藩关系)。l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国王李?在国家存亡之际,迫于无奈,接受了清军的条件投降,停用明朝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双方使节每年往来不断。朝鲜方面,每年除有贺冬至、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来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把侵略予头指向朝鲜。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远征从对朝鲜进行侵略,胁迫朝鲜订约通商。另一方面派人来华交涉。当时总理衙门答称:中国向来不干预朝鲜的内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题发挥说,中国既不过问朝鲜事务,所谓”属国”只是空名,日本决心以“自主之邦”对待朝鲜,遂于1876年2月26日迫使朝鲜签订了朝日“江华条约”。“江华条约”明显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国在朝鲜“宗主权”的野心。此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先后酿造了1882年”壬午兵变”和 1884年的”甲申政变”。”虽然由于清军的迅速行动平息了这两次事变,但日本还是趁此迫使朝鲜签订了1882年的《仁川条约》和1885年《汉城条约》,扩大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权益。由于日本并不满足于这些利益。在其准备就绪之后;就发动了侵略朝鲜继而侵华的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结束。

二、清朝与琉球的关系

琉球是今天日本的冲绳。自明初以来,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清朝建立以后,琉球使节于1646年来华,受到顺治帝的接见。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礼官张学礼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继位,都有清朝使节前往册封与庆贺、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两次赐印给琉球国王,乾隆所赐之印写有‘琉球国王之印”字样。直至19世纪60年代,琉球始终承认自己是清朝的藩属。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极,讽示流球朝贺。琉球国王遣其子赴东京贡献方物。日本天皇下诏,以琉球为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1875年5月.日本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并派军队驻扎琉球;为了消失中流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6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事实上将琉球置于其统治之下。琉球国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压迫,于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来华,呈递国正密信,恳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径。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进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领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为冲绳县。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国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两次赴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于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援救琉球。虽然清政府与日本再次进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蛮横和清政府的软弱,琉球终为日本所吞并。清朝与疏球的宗藩关系也就遂告结束。

三、清朝与安南的关系

安南是今天的越南,明建文帝时处在黎氏王朝的统治之下。16世纪初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封建集团.北方郑松集团控制了黎氏王朝的朝政,南方则为阮潢集团所控制。为了对付南方的阮氏集团,郑氏集团急欲结好清廷。1660年(顺治十七年),黎朝派遣使节到清朝朝贡,清朝随即同意册封黎维棋为安南国王。原来割据于安南南方的阮氏集团到17世纪末完全吞并了南方的占城国。1702车,阮福?派遣使节来中国,请求清廷册封,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于是自立为王。1803年,阮福映改安南为越南国,清政府命广西按察使齐布森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19世纪40~50年代.法国开始武装侵略越南,1862年6月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一个《西贡条约》,把越南南部六省变为法国殖民地。1874年3月,法国迫使越南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在条约中法国“承认”越南“独立自主”,但须由法国主持越南的外交,借以否认中国的”宗主权”和确立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地位。1875年5月,法国将这个条约通知清政府,并要求中国约束黑旗军。清政府一再强调中国对越南的“宗主”保护责任,并指出在越军队是应越王之请去“剿匪”的。1877年,越南照例遣使来中国朝贡,法国也未加阻止。1883年,法国全面侵略越南,迫使越南签订了越法《顺化条约》,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1884年6月,法国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二次越法《顺化条约》,确立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6月,中法正式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四、清朝与苏禄、缅甸、南掌和暹罗的关系

苏禄是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1726年(雍正四年),苏禄国王遣使到清廷朝贡。1754年,苏禄国王上表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乾隆帝婉言谢绝。1851年,西班牙侵占和乐岛,清朝与苏禄王国的交往遂告中断。

清朝前期曾多次派兵出征缅甸。1769年,清政府派大学士傅恒督师入缅,缅甸国王孟驳惧而求和。双方议和之后,缅甸派使节朝贡清王朝,表示臣服中国。1790年,清廷派遣使节前往缅甸封孟云为缅甸国王。从1824年起。英国开始发动了侵略缅甸的战争。在英政府制造事端挑起侵缅战争的过程中,清政府曾经提出交涉。英国政府一面推倭说事先不知中国对缅甸的主权,表示不损害中国在缅甸的权利,一面又加紧侵略缅甸。英于1885年12月派兵攻占了缅甸首府曼德勒,俘虏了缅甸国王锡袍及王后,并于1886年1月1日宣布将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完成了它对整个缅甸的吞半。英国吞并缅甸之后,清政府提出了抗议,中英双方进行了谈判,1886年7月,在北京签订了《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英国同意缅甸每届十年“循例”向中国“呈进方物”。清政府虽然达到了使英国“勿阻朝贡”的谈判要求,但实际上清朝与缅甸的宗藩关系已不复存在。

南掌是今天的老挝。18世纪初,南掌发生分裂,在其北部建立了琅勃拉邦王国,清王朝仍称之为“南掌”。1927年(雍正七年),琅勃拉邦王国开始向清廷朝贡。1791年,琅勃拉邦王国遭到万象王昭南的干预,琅勃拉邦国王阿努鲁被迫逃往曼谷。不久,在清朝的帮助下,阿努鲁重新回到琅勃拉邦进行统治,直到其子曼塔图腊统治时,仍与清廷往来密切,清廷还对其颁发了敕印和诰命。1893年,琅勃拉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清朝与南拳的宗落关系也告终结。

暹罗是今天的泰国。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德意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

五、清朝与浩罕、阿富汗地区的关系

浩罕是18世纪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汗国。1759年(乾隆二十四),清军在追击新疆叛匪大小和卓的过程中与浩罕汗额尔德尼直接发生关系。额尔德尼主动以外藩附属于清朝,向清廷朝贡不绝。至19世纪初,浩罕在表面上仍装模作样地向清朝表示“恭顺”,而实际上却不断向中国侵略,吞食中国领土。1876年,沙俄吞并浩罕国,置费尔干省。浩罕与清朝的宗藩关系也就不复存在。

清朝初年,阿富汗地区处于分裂状态。1759年,巴达克山东面的博罗尔都遣使向清朝朝贡。1878年,英国占领阿富汗,清朗与阿富汗的交往遂告中断。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及终止情况大体如此。另外,关于西藏和外蒙古的问题也需在此一谈。众所周知,清政府在西藏和外蒙古行使的是完全的主权。而当时的英俄等国则一直妄图以宗主权代替中国在上述地区的主权。英国一再否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认为清政府在西藏只拥有宗主权。英国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遭到了清政府的坚决反对,其阴谋也一直未能得逞。在外蒙古独?立之前,中国在外蒙古行使的也是完全的主权。辛亥革命后。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迫使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俄国订立《中俄声明文件》,使中国政府丧失了在外蒙古的领土、主权,只保留了一个宗主权的虚名.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利益。因此,对于主权和宗主权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决不能因为清朝拥有对周边国家的宗主权,而把中国拥有主权的地区也说成是宗主权。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把宗主权与主权混为一谈,坚决反对以宗主权代替主权。

六、尼泊尔,数千年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宗藩

清王朝和尼泊尔的宗藩关系是非常现实的国际战略关系。

清前期,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皆为中国藩属。后英印展开对这些国家的兼并和侵略,诸国纷纷向中国告急。但其文报中将英印称为“披楞”,昏聩闭塞的清王朝竟然不知道“披楞”就是英国,以为是一个什么远方的小国,而没有予以理会。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相继沦英,英国进一步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此时的清王朝已对国际形势有了明确了解,制定了结好尼泊尔,维护其藩属地位以遏制英印侵略和政策。尼泊尔也惩于南麓诸国相继沦亡的殷鉴,积极维护和中国的关系。中尼的宗藩关系从国际法上大大延缓了英印侵略尼泊尔的进度,对我国西藏也是一种很现实的保护。太平天国运动扰乱大清国,尼泊尔曾上书清廷要求出兵携带大炮到中国内地助剿。中国婉拒。

民国建立后,袁世凯曾想邀请尼泊尔加入五族共和,可惜尼泊尔当时已为英印所控制。

今天是八月十五

不知不觉,新博客建立也已经快一个星期了。wordpress就是不一样,功能繁多,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才能运用自如。只是发现这款博客程序的模板,竟然有收费的。这其中也有非常精美的模板。想不到做模板也可以赚钱啊。真是体现出了wordpress博客程序和其它博客不同之处。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对于如今来说,这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六十八年前的今天来说,这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六十八年前的今天,是日本帝国主义向世界投降的日子!我不知道如今的人们是否已经遗忘了这个节日,八月十五日本投降日。但事实是,现在的新闻越来越少报道关于这个节日的消息,今天大多数人们也不会刻意去纪念这个日子。或许,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包括民族的伤疤吧?

六十八年前的今天,日本人在密苏里战舰上签下投降书的那一刻,是中华民族值得喜庆的日子。八年抗战,死了那么多中国勇士和平民百姓,毁坏了那么多中国的建筑物,摧毁了刚刚发展 起来的中国经济。终于换来了和平,换来了侵略者的投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六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们身处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在灯红酒绿中陷入了迷茫,更加陷入了失忆。曾经的民族记忆,被商业,被欲望,被一切繁杂琐事所冲洗,直至所剩无几。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个日子,八月十五日本投降日。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或得新生的日子,也是一场“惨胜”,牺牲了那么多人才换来的“胜利”。

忽然又想起辛亥革命,记得也有一句口号“八月十五杀鞑子”,莫不成,八月十五注定是受欺凌的民族推翻另一个霸权民族的日子吗?

谨此日志,杂记八月十五的随想。